紅磚瓦牆、老樹盤根,彷彿走進吳哥窟的美麗秘境,社寮東砲台,和平島在地人的私密景點,現在是熱門的打卡景點,曾是偶像劇《聽見幸福》拍攝場景,若登到最上方,可以看見紅磚瓦牆、老樹盤根,頹廢的場景,整個超好拍。
社寮東砲台的歷史人文
西荷戰爭,作為台灣第一場異國之間的戰爭,為了圍困熱蘭遮城,荷蘭軍隊攻佔社寮島的東部山頭,佔據制高點,取得最後的勝利。可見社寮東、西砲台所在的山頭,在戰略位置的重要性。
在清治時期,社寮砲台(社寮西砲台)曾是清法戰爭的戰備砲台,後來砲台被日本接受,日本人又在另一側建立了社寮東砲台,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,為了防止俄軍南下攻擊台灣,日本開始規劃興建基隆要塞十大砲台,對社寮東西砲台重新整修。後來國軍接收後,在此處成立探照燈隊。社寮東砲台整體布置是擺放探照燈的砲座擺於山頭,隱密性高,營舍、儲水槽等設施都擺在山頭後方,兩者以斜坡通道串聯,彈藥庫則位於其中。
▼視野超好,就連和平島公園的雷達站咖啡也可以清楚看到。
社寮東砲台的位置跟建築
位置
要前往社寮東砲台,需從和平島海產街旁的小路進入,先經過龍目井,再到一處斜坡右轉,往上走一段山路,這段山路仍住有居民,是阿美族的阿拉寶灣部落,山路盡頭就是社寮東砲台的斜坡階梯入口。
▼上面蓋了一座拱牆的龍目井。
▼(下方2張圖)沿著右側斜坡往上走,上方仍有住戶,是阿拉寶灣部落的阿美族人,牆上也有一些插畫。
▼前往社寮東砲台的斜坡,人孔蓋還加上古砲,相當有趣。
斜坡階梯入口,新建一個和平地區原住民族聚會所,提供居民聚會之用,會所前方還有一個小型停車場,後方則是磚造建築的舊營舍。
在和平地區原住民族聚會所附近還有一個儲水槽,牆上隱約寫有阿拉寶灣四個字,雞籠卡米諾的Mike老師以地圖比對,發現他跟龍目井都是日治時代駐軍重要的飲水水井。
▼(下方2張圖)社寮東砲台的重要飲水設施。
建築
沿著營舍旁的斜坡階梯往上走。階梯一旁可以看到日治時代的排水設施跟土牆,相當牢固。階梯走到一半,就可以瞧見彈藥庫,彈藥庫設有排水設施跟臨時儲彈所,符合基隆多雨的環境,透過資料也可以發現,在二戰時,彈藥庫前則擺放過野戰式火砲。
▼彈藥庫。
▼彈藥庫側邊的臨時儲彈所。
▼彈藥庫入口,設有兩道門。
走到最頂端,可以瞧見一棟紅磚建築,老樹盤根,充滿頹廢感,這裡正是偶像劇《聽見幸福》拍攝場景,以爬上頂端的階梯區分,兩邊建築顯然有所不同,可能是不同時間點所建置。
沿著階梯往上爬,寬敞的視野讓人眼睛為之一亮,站在左側的觀測所,除了可以看見遠方的基隆嶼,往左看還可以看到和平島的世界美景─阿拉寶灣。如果天氣良好,還可以遠眺遠方的萬里等地
從砲座的右方往外看去,則可以瞧見海洋大學以及遠方的九份,視野相當好!
看似砲座的圓環型建築,其實下面卻是中空的,下方還有一處紅磚空的建築,研究基隆砲台多年的雞籠卡米諾Mike老師詳細解說,此砲座其實是一處電燈所,被改成社寮電燈所。擺放海上探照燈,照明東海岸,照明西海岸的探照燈則擺放在大武崙砲台。
後來袁彬再跟Mike老師請教文章內容,他提到:
電燈所使用的是日治初期設置的海上探照燈,當時基隆要塞只有海防功能,但昭和5年的時候 因為基隆要塞將空防放入要塞的防禦要領,才開始著重空防。
短短一句話,就可以看出他對基隆砲台研究之專業。當初為了研究,他還特地跑去日本旅行,意外發現社寮東砲台的設計跟和歌山砲台遺跡相似。
提醒大家,在欣賞砲台古蹟時也要設想一下砲台建築時所在的年代,因為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基隆砲台要塞多,二戰時卻被美軍轟炸,其實是因為這些砲台主要是做海防用。
專業的文史導覽團隊,以負責任的態度,介紹自己家鄉的歷史及古蹟,讓袁彬跟小旅行的夥伴在拍照打卡之餘,還能對和平島、基隆的歷史有更深入的認識。
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