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將基隆打造成有愛城市,不論任何障別都可以出遊,甚至未來搭乘郵輪來到基隆的身障旅客都可以暢遊港都,基隆市政府社會處積極推動有愛店家計畫。第一屆讓申請的店家學習如何服務身障人士,打造無障礙空間,第二屆則是將有愛店家串聯,打造無障礙微旅行–有愛旅圖。

這次基隆大玩咖受邀參加基隆市政府社會處主辦,多扶假期執行的有愛旅圖暖暖區踩線團,體驗水岸生態x草本療癒行程,從市政府搭乘保母車,跟隨一群身障夥伴前往親水公園,暖心公園等景點。

最後再到有愛店家-山水草間,深入了解柯智偉老闆如何將有愛店家跟「共創、共學、共享、共融」的理念進行串連,品嚐豐盛美食,體驗植物敲染手作DIY,最後享用美味燒餅。


無障礙微旅行|多扶假期的用心值得讚賞
因為家人是身障人士,可以深刻了解身障人士或是照顧的人旅行的需求,每次出門推輪椅,不時都要注意斜坡、電梯等無障礙設施的位置,還要觀察店家的空間是否方便輪椅進出。這次受邀前來踩線,也觀察到多扶假期在無障礙旅遊的用心服務,除了接送的車輛是可以停放6輛輪椅的保母車,還配一位管家。

隨車管家遇到視障者,會透過說話協助引導,讓他們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或是親自體驗DIY。遇到身障者,則會協助推輪椅上下坡。


無障礙微旅行|暖暖吊橋,暖心公園
保母車最後開到親水公園對面的停車場,由85歲的李照陽老師來做導覽,在暖暖住了多年,李照陽根本是植物達人,走在路上,往路邊的隨手一摘,就是一段精彩的介紹,藉此機會也讓銀髮族勞動力有所發揮。


李老師也相當貼心,會引導視障朋友進行觸摸,透過五感去認識植物。


一行人沿著暖暖溪的沿岸一路前行,一路空間無礙。來到暖暖吊橋,沿著斜坡往上推,從暖暖吊橋望去可以看到暖暖溪有多處攔河堰,除了避免溪水氾濫,還可以成為魚梯。


接著還來到暖心公園,空間無礙,輪椅好行動。


無障礙微旅行|水資源文物展示館,暖暖雙生土地公廟
透過李老師的帶領,一群人來到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區管理處,裡面竟然隱藏了一個文物館,水資源文物展示館,只開放給機關團體進行申請。


走進水資源文物展示館,右側牆面可以看到多張基隆水道老照片及西勢水庫美照。


另外還有一面以暖暖淨水廠百年幫浦間為參考的裝飾牆面,前面擺上幫浦運作的老照片,整個很有特色。



在館內除了可以了解台灣自來水的發展歷史,包括台灣第一個自來水系統,叫作滬尾水道。基隆水道則是從日治時代開始,至今已滿一甲子。


還能透過模型以及圖文解說,對暖暖淨水廠過往使用的慢濾系統有更多的了解。


走出管理處,來到對面的暖暖雙生土地公廟,東勢坑溪和西勢坑溪在眼前交匯,李老師除了介紹雙生土地公廟的歷史,還分享了廟前著地的香爐真正的名稱,不是天公爐,而是眾真爐,袁彬長知識了。


無障礙微旅行|山水草間
無障礙改造重點
作為有愛店家,山水草間除了在工作室外頭特地打造無障礙廁所,留有足夠的空間,可以讓輪椅族轉彎。拉門也是經過設計,在拉動過程中,會有緩衝。


入口處的斜坡也變得更加平整,用餐空間也進行改造,除了整平入口,還整出足夠的空間,可以讓輪椅族進出無礙。


除了有愛店家計畫要調整的部分,柯老闆也自行花費將綠色餐飲培力工作坊的戶外空間,鋪上水泥,打造斜坡,創造一個輪椅族可以進出的無礙空間



午餐
為了達到社區共好,當天品嚐的餐點可以吃到碇內社區發展協會的奶酪,吃起來口感軟嫩綿密。


另外還有碇祥社區的泡菜,吃起來酸脆開胃。養生茶色澤誘人,口感醇厚,暖身又暖胃,袁彬連喝好幾杯。


山水農夫五行飯,可以吃到玉米,香菇,紅蘿蔔等五種食材,更能襯托米飯的Q彈。還有五花肉燒豆腐跟炒高麗菜等家常美食。



再加上一匙獨家的麻辣菌菇牛肉醬,選用台灣溫體牛進行製作,混合了麻辣的香氣,菌菇的鮮味,用湯匙一舀,送入嘴中,香麻的滋味,配五行飯最適合。

持續點火加熱的夜合養生雞湯,除了金針菇,雞肉塊,並且加入園區自種30多年以上的夜合進行熬煮,口感醇厚,雞肉口感鮮嫩,帶有淡淡的中藥香。



植物敲染手作DIY
超紓壓的植物敲染手作DIY,小玉老師從園區摘取葉脈清晰的植物跟花卉,分別提供給每桌團員,大家先以紙巾進行擦乾。


再拿取想要拓印的帆布包,以槌子反覆敲擊,讓植物跟花卉的紋路跟汁液印在布料上。裡面一定要墊上書本,才能避免拓印的痕跡滲透到另一面。


炭烤燒餅體驗
小玉老師手藝高超,純手工揉製麵糰,將麵團桿平後,包裹餡料並將開口用手指捏上,最後還貼在烤爐進行烘烤。


餡料除了使用台灣本地豬,還加入經過三蒸三曬工序的梅乾菜,吃起來鹹香爽脆,味道豐富有層次。團員們還可以自己DIY製作燒餅,不論任何障別,都玩得很開心。














無留言